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  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肩關節 (19)
      • 運動醫學 (25)
        • 實證醫學 (11)
          • 新冠肺炎 (1)
            • 骨質疏鬆 (4)
              • 骨科治療 (14)
                • 新思惟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心情 (7)
                    肩關節 旋轉肌 運動醫學 NBA 棒球 脫臼 肩關節脫臼 手術照護 手術 肘關節
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3. 身體不舒服時能運動嗎?有以下症狀時請特別注意!

                    身體不舒服時能運動嗎?有以下症狀時請特別注意!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0 Apr 29 運動醫學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郭亮增醫師

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小麗是個慢跑愛好者,一個禮拜至少要跑個三五天;最近因為感冒,好幾天沒跑了。目前身體雖然有好一點,但還沒有辦法像平常那樣運動;但又擔心休息太久沒運動,會影響肌力,甚至讓自己之前練的都前功盡棄!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可以提升免疫能力,減少生病的機率,但人總免不了生病。生病對於運動愛好者是一個難題:生病時,運動表現必然受影響;但是休息太久,又擔心肌力下降,甚至得重頭練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那到底生病的時候該不該持續運動呢? 其實答案取決於不舒服的程度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情況可以持續運動


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幾個常見情況,只要注意小細節,其實還是可以持續運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輕微感冒

                    小感冒時,可以做一些低中強度的運動,如:健走,或是騎腳踏車。或是強度稍高一點的運動,如:快走,或是園藝(沒錯,這也是運動的一種XD)。如果覺得有點累,比平常偷懶一點(強度降低或時間縮短)是沒關係的,不需要太有罪惡感喔!

                    耳朵痛

                    有相當多疾病會引起耳朵痛,包括鼻竇炎、喉嚨痛,牙齒發炎。但其實大多數運動是不會受這症狀影響,不過如果會影響平衡時,就要特別注意。(但其實很暈的時候,要運動也是很困難的)另外,會增加鼻竇壓力的運動也要避免,例如游泳、潛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鼻塞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鼻塞合併有發燒、咳嗽有痰、胸悶,代表可能是較嚴重的呼吸道感染,這時建議先暫停運動,等症狀緩解再開始。但如果只有鼻塞這症狀,做一些低強度的運動反而可以幫助呼吸暢通,緩解不舒服症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輕微喉嚨痛

                    喉嚨痛合併發燒、吞嚥困難、咳嗽有痰、胸悶時,休息幾天是比較好的選擇。但若是小感冒或是過敏引起的喉嚨不舒服,運動是相對安全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要特別注意的事


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不管怎樣,適時根據身體感覺來調整運動強度是不會有錯的。比方說,如果生病不舒服,健走或許會比慢跑來得更洽當;這時候也寧可選擇瑜珈、皮拉提斯等較緩和,而非衝刺訓練或是舉重等相對高強度的運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有呼吸道症狀時,這裏有個簡單的原則可以參考: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有喉嚨以上的症狀時(喉嚨痛、鼻塞、流鼻水、流眼淚),運動是沒問題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2. 有喉嚨以下的症狀時(胸悶、胸痛、發燒、倦怠,全身痠痛),等症狀都緩解再開始運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有以下情況最好不要上健身房
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習慣去健身房運動的朋友,生病時要考慮的就更多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有發燒或是以下症狀時:咳嗽有痰、腹瀉、嘔吐,為了自己,也為其他人著想(有這些症狀通常代表疾病是有傳染性的),這時候建議暫停健身計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有以下症狀時,是不建議健身的:

                    發燒

                    發燒超過38.3 ℃時,不要去健身。發燒是健身的禁忌症。當身體已經在發燒的時候,運動會讓身體額外的產熱,使得體溫更高。這時候運動,會讓發燒更嚴重,也更容易產生脫水的情況。而且,研究也指出,發燒時,肌肉的爆發力、耐力、協調性都會下降,這時候運動會更容易受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持續咳嗽有痰

                    偶而咳嗽沒關係,但如果是嚴重咳嗽且合併濃痰時,就不建議運動了。運動會讓心跳上升,增加氧氣的需求。如果有經驗的朋友就知道,嚴重咳嗽時,不要說深呼吸了,連說話都很困難的。就算勉強可以深呼吸,沒做幾下,就容易喘起來,呼吸肌也很快就沒力氣的。況且,咳嗽也很容易散播病菌,所以,為了眾生的安全,還是先休息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腸胃道症狀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產生嚴重腸胃道症狀時,任何運動都不適合的。腹瀉、嘔吐,本來就會容易脫水,這時候運動,只會更加提高風險。況且又吐又拉,身體一定是虛弱、倦怠,這時候去運動更容易受傷。再加上,腸胃道疾病,包括諾羅病毒,都是很容易傳染的。所以,在康復之前,最好乖乖待在家裡。如果真的想運動,可以選擇簡單的伸展運動跟瑜伽,康復後,再上健身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流感症狀

                    就算是流感,每個人的症狀都不同,要不要運動,其實也是看症狀。在發燒時運動,是很容易脫水的。因此,有發燒就不建議運動。如果一定要運動,也該以緩和的運動為主,可以提升免疫力。但是,長時間、高強度的運動(慢跑或是飛輪),反而會讓免疫力下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下面觀念很重要


                    不需要擔心少上健身房幾次,就會讓體能變差(會嗎?XD),整體健康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在意的。根據研究,超過十天沒訓練,肌肉強度會開始下降;超過三個禮拜以上沒運動,肌肉量才會開始下降。換言之,至少有七到十天的時間,可以讓身體好好的休息,也不用擔心肌力下降的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等到身體完全康復後,再回到之前的運動強度。當然,也需要注意疾病是否會傳染給別人的可能性;以流感來說,出現症狀後七天內都有傳染力。(新冠病毒是超過14天)

                    循序漸進慢慢回到狀態
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不舒服症狀改善後,先從較輕的強度開始運動,等身體適應後,再慢慢增加強度跟運動時間,直到回到之前的強度。記得適度休息,跟補充水分。運動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,不是一味的要把「菜單」吃完;適度聽從自己身體的感覺,調整一下也無妨。無傷運動,這樣才能夠讓身體達到真正的健康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多運動沒事,沒事多運動!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您覺得以上資訊有用,歡迎按讚並分享!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「汽車總動員」看談判兩三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少年棒球選手該注意什麼?揭開手肘解離性骨軟骨炎的秘密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分鐘速懂「肩旋轉肌袖症候群 Rotator cuff syndrome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惱人的鈣化性肌腱炎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;適時換檔,變頻溝通】小卡老師出色溝通力心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 0710 技巧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郭亮增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亮增醫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獲得我的最新內容與免費取得電子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