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  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肩關節 (19)
      • 運動醫學 (25)
        • 實證醫學 (11)
          • 新冠肺炎 (1)
            • 骨質疏鬆 (4)
              • 骨科治療 (14)
                • 新思惟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心情 (7)
                    肩關節 旋轉肌 運動醫學 NBA 棒球 脫臼 肩關節脫臼 手術照護 手術 肘關節
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3. 火球投手的原罪?大谷翔平需要接受Tommy John手術?

                    火球投手的原罪?大谷翔平需要接受Tommy John手術?

                    2018 Jun 10 運動醫學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郭亮增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二刀流大谷


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的美國職棒最火熱的話題人物,應該非洛杉磯天使隊的日籍投手大谷翔平莫屬了。他是陽岱鋼的前隊友,也是自棒球之神貝比魯斯之後,唯一能夠以投打二刀流在大聯盟生存的男人。除了能動輒投出破100英里的火球外,優異的打擊能力也把大聯盟眾多投手打得像高中生一樣。開季以來創下多項紀錄,實在令人期待他能在這個大聯盟能走多遠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不過日前傳來消息,他因為右手肘受傷進傷兵名單(DL)了。經過磁振造影診斷是第2級的撕裂傷,除了休息外,預計接受自體血小板PRP及幹細胞的治療。但是如果不樂觀,甚至需要接受「Tommy John」韌帶移植重建手術。一但接受手術,再加上之後復健的時間,要再看到他登板投球,至少得等到下個球季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尺側副韌帶撕裂傷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尺側副韌帶主要提供手肘的穩定度。而投手由於運動機制的問題,在投球時這條韌帶需要承受相當大的壓力。文獻上發現,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球速。投手球速越高者,快速球極速超過95.7 英里,或是均速超過91英里,約有兩成的人會發生尺側副韌帶的問題需要接受韌帶重建手術。同時文獻中也發現,體重較高跟年紀是另外兩個造成韌帶受傷的危險因子。而文章中雖然發現用Breaking pitch (曲球,指叉球,滑球)比例較高者,也較容易需要接受手術。(田中將大表示:......)。但總合來說,球種對手肘韌帶受傷的的影響,其實目前並無定論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以手肘尺側韌帶損傷,分成三級。大谷的2級損傷,就是韌帶出現部分斷裂。而對投手最重要的是「前束」韌帶,也以這個部位受傷最常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Tommy John 手術


                    經過休息、復健、PRP等保守治療無效後(田中將大僅接受PRP治療),如果要恢復往日身手,選手們就需要接受俗稱「Tommy John」的韌帶移植重建手術。手術方式主要是取肌腱(自體或是異體)來重建尺側韌帶。(影片所示)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許多知名選手包括台灣的郭泓志、陳偉殷、日本的達比修,以及「一堆」知名大聯盟投手(真的太多了),都曾經接受過這個手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所幸這個手術成功率相當高,恢復效果很好(比肩膀好多了)。綜觀文獻看起來,動完手術後到回到大聯盟投球,平均是12-30個月(大谷,明年再見)。動完手術後,配合復健及訓練,有大約7到8成的投手可以回到大聯盟投球。而各項投球相關的統計數據包括防禦率、被打擊率、保送率、好球率、投球局數、球速、速球比率都會較受傷前的成績來得變差。但跟其他同年紀沒有受傷的球員相比則是沒有差別的,所以這些變化可能是年紀因素造成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聽說開完之後球速更快?


                    這要看跟誰比。如果是選手自己本身比,答案是肯定的。開刀前投手多因為傷勢而影響球速,開刀後問題解決了,球速自然變快了。但是跟其他沒有開刀的人相比,開刀後並不會讓球速更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棒球界有個傳聞,換條新的韌帶之後,成績會更好。所以在參加選秀前先去接受手術,這樣之後球速會更快,選秀成績會更好。這樣的情況其實是無稽之談,後天的韌帶再怎麼好也比不上媽媽生的。文獻發現,接受過韌帶重建的新秀選手,表現跟沒開過刀的新人差不多,而且會因為手肘舊傷問題而較容易進到DL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預防受傷才是關鍵


                    雖然現在手術很成功,可以延長受傷的投手生命,再造第二春,但是預防受傷才是關鍵。
                    1. 追求有效率的投球機制:確保投球姿勢協調、符合運動力學,強化核心肌群訓練,運用全身力量而非單靠手臂力量。
                    2. 不要每球都使盡全身力量投出:傑出的選手要懂得運用不同球速的球種搭配,目標是阻止打者上壘、避免跑者得分,而非狂催球速。
                    3. 投手是消耗品,疲勞跟投球數是受傷的關鍵:除了控管比賽局數跟投球數外,減少練習時的體力耗損,可讓身體機能和投球機制維持穩定,也可排除對手肘尺側副韌帶造成不必要的壓力或磨損。教練也要能適時觀察出投手趨於疲累的跡象,避免受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延伸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  投手球速越快,韌帶受傷機率越高?【Josh 聊棒球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棒球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Curry能從肩膀傷勢復原嗎?肩部不穩定對籃球運動員的影響

                    脛骨疲勞性骨折

                    阿聰從小就喜歡打排球,而且從國小開始就是排球校隊,一路打到了大學。他一直受小腿疼痛所困擾,休息後會改善,但是一但開始訓練或比賽又開始復發...

                    實證醫學全院演講

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 0710 心得篇

                    遠端脛骨骨折的治療 Part 2|微創遠端脛骨骨折手術

                    所謂的有效,不過是換來日後的危機:為什麼最強的止痛藥不能一直打?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郭亮增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亮增醫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獲得我的最新內容與免費取得電子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