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二頭肌固定術有較高的回場機率
關節唇修補或二頭肌固定術?前上關節唇(SLAP )的手術治療選擇
2025 Mar 10 肩關節 運動醫學
肩膀疼痛與活動受限是許多運動員與一般患者常見的問題,而上肩關節唇撕裂(SLAP Lesion,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to Posterior),則是肩部不適的常見病因之一。SLAP 撕裂影響肩關節的穩定性,特別是在棒球選手、其他過肩運動選手(如游泳、網球、排球)以及一般人中更為常見。
當診斷為 SLAP 撕裂後,治療選擇主要有兩種:關節鏡下肩關節唇修補術(Labrum Repair) 以及 肱二頭肌腱固定術(Biceps Tenodesis, BT)。究竟該選擇哪種手術方式?本文將探討 SLAP 撕裂的分期、影響治療選擇的關鍵因素,並針對不同族群的治療選擇分開討論。
SLAP 撕裂的分期與臨床意義
Snyder 等人將 SLAP 撕裂分為 I 至 IV 期,這有助於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【1】。
I 期:關節唇輕微退化,無撕裂,通常不影響穩定性。
II 期:關節唇與肱二頭肌肌腱附著處撕裂,影響穩定性,最常見。
III 期:關節唇形成桶柄狀撕裂(bucket-handle tear),但肱二頭肌肌腱仍附著。
IV 期:關節唇桶柄狀撕裂並延伸至肱二頭肌肌腱,影響功能。
治療考量:
I 期 SLAP 通常可透過 物理治療與保守治療 改善【2】。
II 期 SLAP 是手術治療的主要對象,是否選擇 Labrum Repair 或 Biceps Tenodesis 則依據年齡、運動類型而定【3】。
III 與 IV 期 SLAP 則可能需要進行 Labrum Repair 或 Biceps Tenodesis,甚至合併其他肩部修補手術【3】。
棒球選手的治療選擇
棒球選手(特別是投手)的肩膀負荷極高,治療選擇需特別謹慎。根據 Lack et al. (2025) 的系統性回顧研究,對於職業投手,SLAP 修補術與肱二頭肌腱固定術的回到比賽(Return to Play, RTP)率各有不同【4】。
Labrum Repair(關節鏡下肩關節唇修補術)
適用對象:
年輕職業投手(特別是希望維持最大肩部穩定性者)【4】
無其他嚴重肩部病變者(如嚴重肱二頭肌肌腱炎)
優勢: ✅ 能夠恢復關節解剖結構,保持投擲穩定性【5】。
✅ 適合有高度肩部需求的投手。缺點: ❌ 回到比賽的機率較低(40%-80% RTP)【4】。
❌ 修復後可能影響投擲表現,部分投手可能無法回到先前水準【5】。
Biceps Tenodesis(肱二頭肌腱固定術)
適用對象:
SLAP 修補後仍有持續疼痛者【6】。
高強度投手但不再追求極致競技表現者。
優勢: ✅ 疼痛緩解效果較佳【6】。
✅ RTP 率在 35.3%-93.1% 之間,但投手 RTP 率僅 16.7%【4】。缺點: ❌ 可能影響投球速度與穩定性,需權衡投手生涯發展【6】。
❌ 可能導致肱二頭肌外觀變化(如 Popeye deformity)。
過肩運動選手(非棒球)的治療選擇
對於游泳、排球、網球等過肩運動員,肩膀穩定性同樣重要,但與棒球投手相比,對於極端肩部外旋穩定性的需求稍低。
Labrum Repair:適合年輕、高強度運動選手,但復健期較長。
- Biceps Tenodesis:適合肩部穩定性需求較低、疼痛嚴重者,可快速恢復運動表現。
一般人的治療選擇
對於非運動員或一般人,治療策略以功能恢復與疼痛緩解為主。根據 Sandler et al. (2022) 研究,Biceps Tenodesis 在一般族群中的滿意度與 RTP 率均高於 Labrum Repair【5】。
Labrum Repair:適用於40 歲以下、希望維持肩部完整結構者。
Biceps Tenodesis:適合40 歲以上、希望快速恢復日常活動者,復健時間短,疼痛緩解效果更佳。
結論:依患者需求選擇最佳治療方式
治療方式 | 棒球選手 | 過肩運動選手(非棒球) | 一般人 |
---|---|---|---|
Labrum Repair | 適合年輕職業投手 | 適合高強度運動員 | 適合 40 歲以下、肩部需求高者 |
Biceps Tenodesis | 適合 SLAP 修補失敗的投手 | 適合肩部穩定需求較低者 | 適合 40 歲以上、追求疼痛緩解者 |
在決定治療方案前,應與骨科醫師進行詳細討論,考量肩膀穩定性需求、疼痛程度與長期預期效果,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。
參考文獻
Snyder SJ, Karzel RP, Del Pizzo W, et al. (1990). "SLAP lesions of the shoulder." Arthroscopy: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& Related Surgery, 6(4), 274-279.
Chalmers PN, Trombley R, Cip J, et al. (2023). "Long-Term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SLAP Repair: Predictor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 Overhead Athletes."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.
Erickson BJ, Jain A, Abrams GD, et al. (2021). "SLAP Lesions: Trends in Treatment Options and Outcome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."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, 49(5), 1123-1131.
Lack BD, Barton B, Gupta A, et al. (2025). "Outcomes of SLAP Repair vs. Biceps Tenodesis in Overhead Athlete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" Arthroscopy: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& Related Surgery.
Sandler G, Patel K, Kane P, et al. (2022). "Comparative Outcomes of Biceps Tenodesis and SLAP Repair for Type II SLAP Tears in Middle-Aged Patients."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, 10(3), 1-8.
Werner BC, Burrus MT, Griffin JW, Labriola JE, Mologne TS. (2018). "Outcomes of Biceps Tenodesis for Treatment of SLAP Lesions in Active-Duty Military Patients."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, 6(3), 1-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