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  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肩關節 (19)
      • 運動醫學 (25)
        • 實證醫學 (11)
          • 新冠肺炎 (1)
            • 骨質疏鬆 (4)
              • 骨科治療 (14)
                • 新思惟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心情 (7)
                    肩關節 旋轉肌 運動醫學 NBA 棒球 脫臼 肩關節脫臼 手術照護 手術 肘關節
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3. 《如何製作醫學簡報》兩小時演講心得

                    《如何製作醫學簡報》兩小時演講心得

                    2016 Aug 01 未分類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郭亮增醫師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


                    自從接下了《台灣動作障礙學會》這個任務後,就忐忑不安。不時心想到底那天是哪根筋不對勁,怎麼會糊裡糊塗就答應了這個演講邀約。不過總算順利完成,在此分享演講前後的一些心得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心得有三
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準備演講最好早點開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2. 要準備演講內容,首先設定目標族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3. 事前準備很重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早點開始準備


                    既然已經答應演講邀約,最好就早點開始。這樣或許還可以找到一起搭檔的人,既增加演講內容豐富度。多人聯彈,分散壓力,互相督促、協助,也更能發揮倍數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自己就是懶惰病發作,太晚開始,錯過了找人的黃金時間,為了不陷人於不義,只能陷入單打獨鬥的狀態,以致後來險象環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第一個建議就是,如果想輕鬆打怪,就找朋友一起打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要準備內容,首先設定目標族群


                    要準備內容,當然要知道聽眾是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開始我把目標族群設定在沒有上過簡報課程的醫師,所以內容以介紹概念為主。加上後來收集課前問卷的內容,跟幾個武林高手討論過後,就把演講大綱大致確定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最難的大綱確定之後,剩下的就是,流程設計,細節充實跟簡報製作了。這部分壓力反而也有那麼大;就像枝幹都已經有了,剩下的只是等葉子長出來而已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三堂課的濃縮版


                    兩小時的課,接在大師級講者後面,還是下午四點半開始,自然有它先天的難度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對我來說,兩個小時的課程,絕非傳統的演講法可以克服。我自認不是個口齒清晰,說理分明的演說型講者。況且人的注意力有限,就算我能用內容打中聽眾的需求,學員一天的課上下來也累了。所以除了原本的內容外,我決定把上演講技巧課中學習到的手法加進去,為的就是不要讓學員睡著,增加學習效果,看來也收到不錯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這次的演說,是醫學簡報、視覺設計、演說技巧三體的合一。回想過去聽過的演講,結合這三堂課的收穫,再把它一次表現出來。這不僅是對我過去學習的一次總整理,也考驗著我如何實際運用在正式的實戰上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事前準備很重要


                    內容確定了,剩下的當然就是練習。那除了反覆練習以外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演講前一日,剛好楊斯棓醫師分享部落格文章《上台很緊張,我該怎麼辦?》,讓我非常的受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他提到,上台前緊張很正常,但並非無跡可循。可能是你生理或是心理有狀況,有病就要看醫生問題解決了,自然不煩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而其他的建議呢?楊醫師自己的做法,是把所有可控制變因都控制好,少一個不確定性,他的心就安一些。這其實跟開刀沒什麼兩樣。包括病人術前準備、衛教、麻醉骨材、同意書、手術器械、人員培訓、刀房設備,只要把每一個可控因子都掌控好了,開刀自然不緊張,心情平順,自然平安下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為了克服心理的緊張,我把所有該做的事情列了一張清單,然後一一確認。這樣的動作,至少讓我在心慌意亂的時候,有點事情可以做。也確實因為這樣,發現並解決了一些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場勘跟設備確認:我提前一天去了會場,根據會場的投影機(難得的16:10高檔貨)調整了自己的投影片。在會場走了一圈,每個角落都試試麥克風音量的大小,也順便測試簡報器收訊有無死角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小道具:沒有事前從家裡帶上去,只能臨時在會場旁邊的誠品買來加工,讓我一個人有點手忙腳亂。不過卻也讓我有機會創造了一個新的哏:『法國空運來台的A4紙』,為場面增添了一些趣味。但能準備得還是事前準備好,才不至於手忙腳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服裝:原本是最不擔心的,因為也最不容易出問題。結果又再次應驗莫非定律,問題就是發生在你沒想到的地方,還好最後找到善心人士順利解決,才不至於狼狽上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事前準備越充足,就越能專心應付演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美中不足的是


                    事前一直怕內容不夠充實,所以一直加內容到前一天,這樣的結果,就是造成時間太少,反而必須犧牲一些原本想講的東西。雖然勉強準時結束,卻也遮掩不住最後的倉促感。如果以後還有機會,空下10到15分鐘做Q&A才是比較恰當的做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上課的內容,如果想更深刻體驗箇中奧妙,請參考相關課程:這裡、這裡、和這裡,我就是從那邊學到這些觀念跟技巧的。互動實做時間,能增加對課堂理論的熟悉感,這更是一般講座所無法比擬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報2020 丙申・冬學 心得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仙氣爆的簡單數學 : 慰問金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遠端脛骨骨折的治療 Part 2|微創遠端脛骨骨折手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(PRP) : 骨骼肌肉傷害的萬靈丹?!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肩膀疼痛自救三招!在家輕鬆改善肩部不適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肩膀疼痛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,很多人覺得,肩膀痛就只能忍,或者乾脆不動它,但事實上,正確的日常照顧不僅能減少疼痛,還能幫助加速恢復,讓你不用一直拖著不舒服的肩膀過日子。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三個實用的家庭護理技巧,幫助你在家就能輕鬆照顧肩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肩膀手術後什麼不能吃,其中第三項最重要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肩膀手術後,適當的營養攝取對於組織修復、減少發炎、加快肌肉與關節恢復至關重要。良好的飲食規劃不僅能促進傷口癒合,也能讓你更快恢復肩膀的功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郭亮增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亮增醫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獲得我的最新內容與免費取得電子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