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  郭亮增醫師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媒體報導
    • 聯絡我們
    • 門診時間表
    • 文章總覽
    • 分類
    • 肩關節 (19)
      • 運動醫學 (25)
        • 實證醫學 (11)
          • 新冠肺炎 (1)
            • 骨質疏鬆 (4)
              • 骨科治療 (14)
                • 新思惟 (1)
                  • 心情 (7)
                    肩關節 旋轉肌 運動醫學 NBA 棒球 脫臼 肩關節脫臼 手術照護 手術 肘關節
  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  3.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 0710 技巧篇

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筆記實戰講座 0710 技巧篇

                    2015 Jul 12 未分類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郭亮增醫師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主辦單位的用心,揪甘心。請看 〈演講筆記實戰講座 0710 主辦人與觀眾篇〉
                    演講的內容很棒,分享在 〈演講筆記實戰講座 0710 心得篇〉

                    整場演講,很成功。講者有三件事情,值得我學習:


                    1. 記住聽眾的名字


                    講者在演講的時候,直接稱呼觀眾的名字,可以拉近和觀眾間的距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可能是上課前的小插曲,讓宣澤記住了我。但是不管是怎樣記住的,當他直接把我名字叫出來的時候,還是有莫名的感動啊!!!

                    福哥《上台的技術》有提到,演講的時候,講者要提早到場,除了熟悉場地和確認器材,有機會還能和早到場的觀眾閒聊,建立關係。上課的時候,就能利用這層關係,並且最好能夠直接稱呼名字,拉近和觀眾距離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2. 引用觀眾熟悉的事物解說


                    因地制宜,利用觀眾熟悉的在地性事物,舉例說明,不僅減少了說明的難度,也增加了親切感,更提高了彼此互動的熱度,對炒熱氣氛來說,相當重要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3. 互動實作


                    適當指引觀眾,在筆記上寫下字句,不僅是提醒聽眾記下重點,更是讓觀眾融入演講中。另外,也規劃了實作的課程,不僅讓大家體驗到練功前後的差別,更讓講者爭取到休息喝水的空檔。「身體要強,時時保養」,這也是講者的生存之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小細節,在楊斯棓醫師的課程中都教過,看到講師實地運用起來,效果非常好,自己也很有感覺。這也提供我日後演講的參考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場地設備


                    另外,場地也很棒。燈光美,氣氛佳,又有咖啡香辦我們學習,讓我們學習效率大增啊。專屬攝影師為活動留下紀錄,也是相當重要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場成功演講,內容為王,演講技巧也很重要,更要場地的配合。今天這場講座,除了內容以外,也讓我觀摩了一場好演講的要件,真是獲益良多,不虛此行。就算搭最後一班高鐵回家,也是值得啊!(只是辛苦我苦苦等待的老媽了!)


                    (作者趕上最後一班的高鐵)

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本人同意李宣澤轉載於個人部落格並註明作者出處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屁股不夠力?髂脛束症候群(ITBS)及彈響髖(Snapping Hip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RRC 必考:ACGME六大核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鎖骨骨折不開刀的治療選擇:八字肩帶 vs 三角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好痛的側腹肌拉傷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直以來都覺得側腹肌拉傷,不就是個小傷嗎,應該休息一下就好了吧!直到自己前一陣子運動不慎拉傷,不要說跑步、運動,連走路、睡覺翻身都困難,足足休息了一個月才好!親身體驗過那種痛苦,才能明白這個疾病的嚴重性!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這個疾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0歲以上可以做前十字韌帶重建嗎?最新研究告訴你手術效果與安全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十字韌帶(ACL)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,當它受傷時,不但會讓人「站不穩」、「跑不動」,更可能對日常活動或運動表現造成長期影響。尤其對於運動愛好者或職業運動員來說,ACL 重建手術幾乎是重返賽場的唯一希望。但當病人年過五十,醫師們在是否建議手術之間,往往多了幾分猶豫。這群「中年族群」,真的是手術的理想對象嗎?最新的研究給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答案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「汽車總動員」看談判兩三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©郭亮增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郭亮增醫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獲得我的最新內容與免費取得電子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訂閱